4月25日早高峰,上海轨交2号线突发信号设备故障。2号线作为横贯上海市东西向的“大动脉”,其堵塞情况也成为昨日朋友圈最热讯息。从故障发生至修复完毕,整个过程持续了5个小时!运营方也表示,在600多根电线中排查故障“元凶”,成为自2号线运营以来遇到的最大抢修困难。
线缆的可持续可靠性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持续努力才能保障: 1.设计阶段就要做好信号线路的备份和冗余设计。备份分热备份和冷备份。重要线路除了热备份外还要按照1:1冷备份冗余。
2.选型采购阶段要进行选型测试和进货测试,以免选型不当或供货不一致带来潜在问题。
3.施工安装阶段要做进场抽测和随工测试,监理方要做监理测试,避免粗放安装和货物不一致问题出现。
4.检查验收阶段除了要做文本、外观、安全、几何尺寸和路由等检查外,最重要的是依据检测标准进行认证测试。此步骤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通断法、试通法、试运行法来代替严格的认证测试(认证测试有多项参数,例如长度、开短路、环阻、衰减、回波、线间干扰、抗环境干扰、虚接地参数,光纤则除了损耗外,还要检测连接器污损带来的损耗和过度反射、劣质的熔接、弯曲过度、异质光纤混入、雨水侵蚀以及裂纹、杂质、气泡等等问题和隐患---光纤T2测试),埋下严重隐患。
5.移交运维(维保)后的动态监测、定期检查、视情检测组合拳很重要。对于线路可靠性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,线路的定期检测制度往往被简单的通断检查和“事后维护”所代替,使得系统的可靠性不知不觉陷入巨大的风险当中。另外,冷备份线路也要做定期认证测试。
若当局者能做到以上几点,并做好每日维护检测,必能大大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