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板凳

楼主 |
发表于 2009-3-29 14:12:33
|
只看该作者
三. 星巴克:时髦、品位与格调
星巴克与时髦、品位与格调联系在一起,显然是在国内。星巴克刚进中国的时候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还专门做了一个调查,说是在中国喝一杯星巴克咖啡显然要比买一件“维多利亚的秘密”的国际名牌内衣更加时髦。对于那时的中国人来说,坐在一群喝咖啡的人中间,无论是在打手机还是在上网,被人知道在星巴克,内心的虚荣可以膨胀无数倍。
判断一个人是上流还是下层,是成功还是失败,是占尽风光的潮人还是被落在后面的土鳖,人们依据的往往并非他“干了什么”,而是他所展示出来的休闲方式、消费方式等:是在火车站蹲着喝豆浆还是在星巴克用自带的杯子喝现煮咖啡,是读一般的大众化中文杂志还是翻阅面向精英的英文财经刊物,是唱众人皆知的流行歌曲还是听东洋西洋独立歌手的CD,是看国产电视剧当沙发土豆还是进剧院去听意大利歌剧……诸如此类,在很多人看来就存在着身份之差、等级之别。
星巴克是这类文章中提得最频繁的一个名词,“精装星巴克装13指南”听说已经升级到了3.0版。精装指南津津有味地指点:《Economist》和苹果笔记本电脑之类已经成为入门级的道具,要真正体现装13的精髓的话,咖啡一定是要点现煮的,切记的细节是咖啡杯绝不能用店里的,最好自带一个Hermes的,递给收银小姐特客气地说:“麻烦您用这个杯子装咖啡,别的杯子我喝不惯。”
作为新时代的小资、中产、白领或者金领,他们愿意炫耀,炫耀的是品位。也许现在装13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,但不影响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。因此这也导致星巴克注定暂时与时髦、格调与品位联系起来。我记得多年前看过一篇批评小资文化的文章中引过的两个例子:其一是某小说中女人对男人说,至少应该用“杜蕾丝”品牌的**,否则“品位可真差劲”;其二是某文章作者说,穿路边摊买的大裤衩还是CK牌内裤,透露出“时尚文化或者大众文化的全部秘密”——当然,时尚的就是有“品质”,而大众的未免就太“老土”了。 |
|